油脂油料:美豆继续磨底 油脂偏强对待
三季度油脂油料价格冲高回落,油脂表现强于蛋白粕,国内强于国际。
四季度美豆价格预计继续磨底。10月收割压力集中兑现,收割压力更多来自于需求而非供应。9月干燥天气不利美豆生长,单产存在下调预期,成本跟随上移。美生柴政策迟迟不明朗、阿根廷提前锁定销售影响美豆压榨需求预估。中美继续沟通,但未形成大豆大单采购,美豆出口销售量低于去年同期。美豆因需求预计边际下调而导致库存预估不断上调,预计最终库存在3.5-4.2亿蒲间。预计美豆期价徘徊于960-1100美分/蒲间。巴西大豆预期丰产,但因土壤干旱,播种预计偏慢,巴西旧作升贴水预计回落,新作升贴水坚挺。阿根廷大豆减产,拉尼娜气候,单产不确定性高。南美供应的时间预计后移且产量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油厂继续采购远期大豆,南美大豆为主,但因盘面榨利差限制采购速度。国内春节前大豆供应问题不大,明年3-4月或存在确定。豆粕供应宽松+成本下移,预计价格围绕2900-3100元/吨间偏弱震荡,基差低迷。
油脂市场上,国内油脂跟随国际变动,国际油脂看生柴扩张节奏。生柴逻辑不倒,油脂牛市就未结束,10月关注美生物柴油政策及印尼。阿根廷零关税销售提前锁定部分销售,油脂国际出口贸易市场将经历短期平淡。终端消耗后,需求将再次旺盛,逻辑在于季节性需求旺季,消费刚需大。棕榈油季节性减产周期到来,加菜籽丰产,乌克兰葵花籽减产。中美、俄乌、中加、欧盟和印尼等国际贸易存在不确定性,阿根廷中期选举、美国明年选举,也将影响油脂的贸易销售路径。油脂扰动因素多,多空交织,更易于波动行情形成。预计10月、12月波动率增加,11月波动率回落。菜籽系强于棕榈油强于豆油。
策略上,蛋白粕窄幅震荡思路,油脂逢低买入思路。10月油脂市场可尝试介入做多波动率。
鸡蛋: 供给施压,旺季需求提振有限
1、从鸡蛋期货加权指数表现来看,整体呈现先跌后,低位反弹的表现。供给压力持续对鸡蛋期、现货价格施压。在蛋价弱势及预期偏弱的背景下,进入8月,鸡蛋期货盘面也并未出现季节性反弹行情,反而是延续下行。8月底,在期货价格跌至低位后,利空基本兑现,在现货价格季节性反弹的带动下,期货加权低位反弹。从合约间表现来看,主力在换月过程中,选择逐渐向近月合约转移,一定程度反应多空之间的博弈。但在这个过程中,空头优势较为明显。
2、受到来自供给端的压力,一二季度,鸡蛋现货价格延续下行。7月,随着南方陆续出梅,终端需求自全年淡季逐渐恢复,鸡蛋现货价格低位反弹。然而,供给压力不减,7月底,鸡蛋现货价格出现阶段性回调。根据季节性规律,进入8月,鸡蛋需求逐渐进入去年旺季,8月中上旬,鸡蛋现货在旺季需求的提振作用下,呈现震荡向上格局。近期,进入旺季尾声,供给压力再次凸显,蛋价高位回调。截至9月26日,卓创统计中国褐壳蛋日度均价3.54元/斤,较二季度末上涨0.94元/斤,较9月中旬高点跌0.2元/斤。
3、需求方面来看,中秋、国庆过后,需求逐渐恢复,旺季需求对蛋价的利多逐渐减弱,蛋价存在季节性回调需求,叠加短期蛋鸡存栏仍处于高位,长假过后,鸡蛋现货价格存在回调可能。供给方面来看,受到养殖亏损影响,5-8月,育雏鸡补栏持续下降,对应9-12月新增开产蛋鸡将出现下降。目前老鸡出栏相对稳定,但根据正常季节性规律,中秋、国庆过后,鸡蛋现货价格季节性回落,养殖端淘汰意愿将出现增加。若未来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老鸡出栏量增加,产能将在9月迎来拐点。反之,供应将继续对蛋价施压。目前期货盘面呈现磨底行情,产能趋势性下降的推论有待验证,持续关注养殖端补栏、淘汰心态变化对供给及市场情绪的影响。由于假期较长,建议轻仓或空仓过节。
玉米: 关注新粮上市压力,丰产兑现后寻求成本支撑
外盘:三季度,美麦、玉米在丰产预期影响下,期价震荡下行。进入到9月份以后,干旱天气引发减产预期,美玉米低位反弹,期价收复部分跌幅。数据显示,9月末美玉米收割完成11%,5年平均进度为11%。玉米单产低于预期,主要是受到疾病和夏季的干燥天气影响。玉米成熟率是56%,5年均值是59%。USDA预计2026年美国玉米面积9450万英亩,同比下降1.3%。大豆面积增加3.6%,达到8400万英亩。四季度天气炒作告一段落,关注出口销售对供应压力的缓解性影响。
国内:三季度,因远期供应恢复增加,玉米市场近强远弱,新陈报价走势分化。现货表现强于期货,基差走强。9月最后一周,全国玉米周度均价2351元/吨,较6月末下跌71元/吨,北港报价下跌60元/吨。目前,东北陈粮价格维持高位,陈粮货源已相对有限,少量购销。新粮随着上市量的增加而出现下滑。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整体维持偏强运行。华北地区9月末经历连续阴雨天气,新季玉米收割进度明显放缓,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因到货量下降上涨明显,行业预期随着天气问题缓解华北报价随之下行。基层购销活跃一般,基层玉米价格变化不大。销区玉米货源相对偏少,前期合同交货困难,现货略显紧张,导致价格出现小幅上调。
期货:三季度,玉米2601合约在小麦替代、进口拍卖、新粮预期丰产的压力之下,期价承压下行累计下跌140元/吨。目前行业普遍预期新粮上市报价前高后低,随着新粮上市进度加快,在没有政策性收储的情况下,新粮收购报价先强后弱。对于1月合约来说,成本下移至种植成本线2050-2100(调研显示吉林种植成本到港预计2000元/吨),预期买盘随之增加,期价运行触底反弹。套利方面,随着新粮上市节奏加快,关注玉米市场卖近买远的阶段性套利操作机会。
生猪: 供应压力持续,四季度猪价难有亮眼表现
1、供给压力不减,利多支撑有限,生猪现货价格延续弱势。截至9月25日,全国生猪均价12.44元/公斤,较二季度末跌2.46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地区猪价12.58元/公斤,较二季度末跌2.4元/公斤。6月以来,生猪产能调控措施陆续出台,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有效作用。截至8月初,猪价基本维持14元/公斤整数关口上方运行。然而,从官方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政策对短期产能调整作用有限。进入8月,生猪现货价格延续下跌。
2、卓创统计数据显示,9月5日,后备母猪销售价格1664元/头,较6月底涨16元/头。
3、9月25日,仔猪均价250元/头,较二季度末跌181元/头。对着猪价走弱,养殖利润下降,同时养殖端不看好后市行情,补栏意愿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市场仔猪供应量充足,难以消化过剩仔猪,仔猪价格延续下跌。
4、农业农村部存栏数据显示,7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较上月基本持平。2025年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2447万头,环比一季度增加1.71%。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能繁母猪存栏自2024年12月起环比下降,总体降幅较小,5月再度小幅增加。6月初,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暂停能繁母猪扩产、调控二次育肥等。然而5、6、7月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持平。产能去化进度较慢。
5、三季度,在龙头企业主动减重的作用下,生猪交易均重出现下降。截至9月25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生猪出栏体重124.66公斤/头,较二季度末下降0.6公斤/头。生猪调控相应措施实施,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出栏均重延续下降。9月,气温有所降低,另外,随着猪价走弱,养殖压栏惜售,交易均重稍微增加。但从大的趋势来看,交易均重下降。
6、海关总署数据显示,8月,猪肉进口8万吨,环比下降7.61%,同比下降12%。
7、Wind数据显示,9月17日,政府网公布猪粮比5.81。
8、卓创数据显示,9月25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95元/头,利润较二季度末减少316元/头。外购仔猪养利润-241元/头,利润较二季度末减少464元/头。随着生猪现货价格延续走弱,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下降,7月中下旬,外购仔猪养殖模式下,养殖进入亏损;9月中旬,自繁自养模式下的养殖利润亦进入亏损。
9、卓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样本屠宰企业开机35.08%,较二季度末增加2.08个百分点。7、8月,终端需求较弱,屠宰企业开机率维持震荡。进入9月,需求有所增加。生猪供应较为充沛,屠宰企业收购顺畅,但屠宰企业开机率有所增加。
10、四季度是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元旦、春节等季节性消费将对猪价上涨带来支撑。从生猪期价表现来看, 主力合约2511在三季度持续走弱。控制养殖规模、缩减能繁母猪存栏的政策利多对近月合约支撑有限,现货市场集中降重使得生猪近月合约表现低迷,生猪期价远强近弱。整体来看,在生猪市场供应充裕的前提下,预计四季度猪价难有大幅反弹的表现,预计2601合约呈现先弱后强的走势。
本文来自作者[又柔]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zhishi/202509-512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又柔”!
希望本篇文章《光大期货:9月29日农产品日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