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健康上海行动,打造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一站式健康科普服务品牌,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市疾控中心等提供技术支持,全新推出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聚焦权威性、时效性、季节性、专题性,集结优质资源、整合传播渠道、统一发布平台,让“有料、有用、有品、有趣”的健康科普实现“常听、常看、常学、常新”,持续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
据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介绍,近期气温回暖,但昼夜温差较大,加之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存在呼吸道、肠道和虫媒传染病的风险。市疾控中心作出近期防病提示:
01
一是提防“隐形刺客”,筑牢呼吸防线
春日气温起伏,病原体“蠢蠢欲动”,需关注新冠、麻疹、水痘、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易“中招”。
因此,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科学佩戴口罩。同时,密切留意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就医。建议健康状况稳定的市民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接种疫苗。
02
二是守护“舌尖”与“肠道”健康。
气温回升,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生风险有所下降,手足口病逐渐进入高发季节,要持续警惕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相关聚集性疫情风险。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保持良好手卫生,做好居家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加强健康监测和通风消毒。
03
三是虫虫出没,谨防虫媒传染病。
天气渐暖,蚊虫密度也逐渐上升,蜱虫也开始活跃。因此,我们要注意清除家中花盆、托盘及废弃瓶罐等容器的积水,防止蚊虫滋生。外出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身上发现有蜱附着时,不要捏、拽刺激蜱虫,应在蜱虫身上喷涂酒精致其麻痹放松后用镊子拔除,或去医院就诊。
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输入性及续发风险将有所增加。在此提醒,前往这些国家时应主动了解传播风险,穿浅色长袖衣裤并在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归国后14天内如出现发热等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记者问答
问
01
春日如何应对花粉等引起的过敏问题?
骆肖群:
市民在春日里如出现眼痒、鼻塞、喷嚏、流涕、皮肤红疹,怀疑自身存在花粉过敏的,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并进行恰当规避,可尝试四种措施:
一是留意相关预报,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如晴天、干燥或有风时)进行户外活动。若必须外出,选择清晨、傍晚或雨后的时段。二是关闭好家中门窗,安装带有花粉过滤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减少花粉进入室内。定期清洁,用湿布擦拭家具、地面,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减少花粉在家中积聚。三是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防护眼镜。四是活动结束后,及时更换衣服、清洗身体,加强皮肤局部保湿,冲洗鼻腔、擦拭眼睛,避免花粉等过敏原残留。大多数情况下,花粉过敏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的花粉过敏患者可考虑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通过综合防护与科学干预,可显著减轻春季花粉过敏不适,降低健康风险。提前做好充分了解和预防,让我们更加安心地享受春光!
问
02
春日养生热,能否从中医角度为大家支几招?
崔松:
春日养生,希望大家记住三句话。
一解春困。我们可以按照《黄帝内经》讲的“夜卧早起”,适当晚睡(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一定要早起,适应自然界阳气生发,保证好的睡眠很关键。春困让人疲惫,很多人会每天多睡一会儿。特别提醒,其实多睡一会儿并不能缓解春困,睡眠时间过长还可能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感觉更疲劳。二防春燥。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现急躁、上火等。防春燥关键在于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每天饮用不少于8杯水(约2000毫升),早晚使用滋润型护肤品,尤其洗脸和洗澡后及时涂抹乳液或面霜,在此提醒男同胞们也注意护肤哦。尽量少吃辛辣、油炸食品,以免加重体内燥热。三降肝火。春季属木,与肝脏相应,肝气旺盛,容易导致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可选用食疗和代茶饮以降肝火、疏肝气。代茶饮选用菊花、决明子、桑叶各5-10克煮水代茶,具有平肝潜阳的作用,春天新茶上市,也可饮用绿茶清热降火;食疗方面,马兰头拌豆腐,凉拌枸杞头、黄瓜、芹菜等都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春日,我们不妨多外出活动活动,亲近大自然,打一段八段锦、太极拳,听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如果发生情绪波动,还可按摩手肘处的曲池穴、手臂上的内关穴(以手演示),这两个穴功效好、操作便利,在生气的时候可为自己按摩5分钟。
问
03
当前日光性皮炎等高发,如何科学防护?
骆肖群:
春季日照时间延长,环境紫外线增强,人们户外活动增多,此时又是人体皮肤对紫外线最敏感的时刻,因为冬季紫外线相对较弱,同时在长袖衣裤保护下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机会较少,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逐渐减弱,一旦突然受到长时间强紫外线照射,暴光部位皮肤容易发生光损伤而导致光敏性皮肤病。不少人户外游玩回来后一段时间内,面部、颈部、手臂等暴光部位会反复出现又红又痒的皮疹,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
春天时鲜蔬菜上市,如菠菜、苋菜、芥菜、马兰头等“春菜”深受喜爱,其中都含有光敏物质,过量进食后又晒了太阳,就容易导致光敏性皮炎。还有一部分人由于长期接触光敏性化学物质(如甲醛、染发剂、沥青等),或正服用光敏性药物,过度日晒后可出现皮疹并加重。出现疑似光敏现象,尽早前往医院接受光生物学检测明确,以免耽误早期诊治而导致持久性光敏感。
市民朋友也可通过以下措施抵御紫外线,预防日光性皮炎。防晒遵循“ABC原则”:Avoid(避免日晒)、Block(遮挡防护)、Cream(防晒霜)。
一是减少户外活动,外出避开紫外线高峰期(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室外尽量不要待在太阳底下。二是外出时携带遮阳伞、佩戴宽檐帽、穿着长袖衣裤、戴手套,衣着建议选购深色、密织、UPF>25、UV透过率<5%的织物产品。三是选用宽防护光谱、高保护指数(SPF30+,PA+++)、光稳定性高的物理性防晒剂,每日外出前15分钟足量均匀涂抹于暴露部位皮肤;如需长时间处于户外的,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同时,提醒男同胞们也不要忽视防晒霜的涂抹,掌握正确的防晒方法,提升防晒意识。特别提醒,在高原、水面、沙滩、雪地、玻璃幕墙、柏油路面等高辐射环境中,更应加强防护。此外,阴雨天也有紫外线照射,同样需要防晒。
来源:东方网
本文来自作者[灵槐]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txbk/202504-2765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灵槐”!
希望本篇文章《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上海健康播报近期呼吸道肠道虫媒传染病风险升高市疾控中心提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健康上海行动,打造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一站式健康科普服务品牌,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