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下线活动在成都举行。
四川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董里,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许兴国,中国中铁党委委员、副总裁马江黔,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中铁工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威,四川水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向仕春,中铁六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光建,以及来自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央驻川企业、属地企业及中国中铁相关单位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仪式的成功举行。
董里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的下线是四川水利事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四川水发集团与中铁工业携手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将央企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盾构机等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深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联合科研院所攻克极端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难题,打造全国领先的川造高端装备品牌,形成从研发设计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
马江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中铁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根本遵循,把加强与成都的合作作为长期坚定的企业战略,双方深入合作历久弥新,共同见证了成都从区域交通枢纽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蝶变。此次活动标志着中国中铁在成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布局”到“产出”的关键跨越,助力成都加快推动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能力。中国中铁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装备、品牌等优势,不断为现代化新成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服务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以实际行动参与成都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共同谱写央地合作发展新篇章。
向仕春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下线的“川山甲1号”盾构机填补了四川省高端装备战略的空白,不仅是四川水发集团对外合资合作的重大成果,也是大力发展实体产业,布局高端制造业的重大突破。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与中铁工业的合作,加快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后期项目建设,增加研发投入,面向市场大力开发新产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开拓市场,不断提升盾构机等智能装备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齐心协力推动项目做大做强,努力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威在致辞中指出,“川山甲1号”盾构机是凝聚着四川智慧的国之重器,是成都市委市政府、中国中铁和股东各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省重要讲话精神,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是央地携手推进四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中铁工业与四川水发、中铁六院精诚合作的创新成果。未来,中铁工业将坚定信心、矢志不移,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协同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将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央地合作、产城融合的示范性标杆项目,全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设行业领先的数字工厂,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携手书写高端装备制造新篇章。
中铁工业副总经理石庆鹏主持下线活动。
活动现场,“川山甲1号”盾构机顺利下线,即将应用于欧洲高纬度水利工程。作为全链首台“四川造”土压平衡盾构机,其拥有3.72米的开挖直径,整机长度约135米,专为应对零下40摄氏度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永久冻土层施工难题而设计。刀盘采用15.5寸滚刀,搭配小刀间距、大开口设计,结合主驱动和推进系统的强劲动力,在保障高效开挖能力的同时,有效防止结泥饼问题。此外,该设备的主结构部件及电、液、流等系统,均选用耐低温性能材料和元器件,并配置专用加热设备,确保在极寒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堪称冻土施工领域的“穿山甲”。
活动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中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产线,在制造基地完成的首台再制造盾构机“中铁502号”、新能源农机、紧固件及大机配套等产品同步亮相,展示出基地柔性制造、智能制造硬核实力。
本文来自作者[是你的芃芃呀]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rcfx/202507-4324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是你的芃芃呀”!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成功下线》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7月24日,由中铁工业、四川水发集团、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主办,中铁城投、中铁六院协办,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中铁智能装备承办的中国中铁携手四川省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首台盾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