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将禁止教师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多位家长、老师和校长,发现家长们看法不一,有人表示此规定真是大快人心,终于要远离手机这个“祸害”,也有家长担心,禁止后学生跟不上趟,老师和校长们也都有自己的看法。
A:教育部声音:
(1)教育部喊话 不得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业
2018年10月11日,教育部官网载有一篇教育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的答复。
答复表示,针对政协委员所提出的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浙江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答复中明确,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完善管理,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B:家长声音
(2)部分家长称“手机害死人” 这样做大快人心
兴庆区初一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并不知道教育部的回复,当记者把文件内容告诉她的时候,王女士十分激动:“要是这样实行,那真的太好了!手机害死人!”
据王女士讲,老师天天在微信群里发作业,孩子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问家长要手机,不给吧,老师布置了作业,确实需要在手机上完成,给吧,孩子就拿手机玩游戏,做作业倒成了其次。王女士说,自己下班后要做饭,孩子拿了手机就去卧室,趁着家长不注意打游戏。每天晚上做作业要做到十二点多甚至一点,王女士得陪着熬夜,她感觉作业就像给家长布置的一样,“不止一个软件上有作业,孩子一会儿借口去喝水,一会儿借口去上厕所,蹲卫生间一蹲就是半小时,老惦记着游戏,他哪能老老实实写作业呢。”家里有一本字典,孩子几乎不查,遇到不会的题,就偷偷在微信上把关系好的同学拉个小群,同学在群里发答案。
王女士认为,微信QQ甚至一些学习软件,对于老师来说的确很方便。但是孩子依赖手机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来走上社会势必没有责任心。“相比学习成绩来说,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王女士希望,用传统的方式布置作业。
采访中,多位家长为教育部的这一答复拍手叫好。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何先生也认为,学生刚开始学写字认字,还是要多写多练,而不是在手机上答题。
(3)从一开始就要给孩子立下规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作业是孩子的事,记作业更是孩子的事儿,一次记不住,老师惩罚一次,下次他不就长记性了。”一位家长说,要从一开始就要给孩子立下规矩,一年级也不例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不希望老师把作业发在微信群里,而是让孩子自己记作业,从小培养责任心。至于批改作业,更应该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家长只是家督和辅导孩子,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老师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形成一个怪圈,让大家都陷入焦虑之中。”该家长说。
(4)有家长担心:孩子太小记不全 咋办?
尽管2017年11月1日,自治区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不超过1小时,但是,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学校仍然通过微信、QQ、作业盒子等软件布置家庭作业。
那么, 如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执行,很多低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就担心了,“不在网上布置,孩子太小记不全,咋办?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汉字都不会写几个,哪能记得清家庭作业呢?”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的班主任从上学期开始,要求学生自带小本子,专门记家庭作业,但是每天放学后,都会有家长在群里问“今天作业是啥”,后来,老师除了让学生自己记,还把家庭作业贴微信群里。另外,李女士希望,老师能继续在微信群里布置家庭作业。
第二天老师会在群里说哪个孩子的作业没做完,哪个孩子字迹潦草,不过对于这一点,李女士很反感,有一次老师在群里点名女儿作业没做完,但是回到家一问,女儿说她不知道,也不信非要翻手机,李女士说大多数孩子上学就变得,特别听老师的话,尤其是在作业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就写,家长布置的就推三阻四,不愿意写。李女士曾经给老师建议,如果孩子作业没按照要求写,就直接给孩子说,或者采取惩罚措施,而不是给家长说。
C:老师声音
(5)有老师喊冤 “别老说我们甩锅给家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教育部的回复还没有形成正式的文件或者规章制度层层下发,但是考虑到电子产品的危害以及学生习惯养成等因素,有校长表示,从下学期开学,将在全校推行,教师一律不准在网络上给孩子布置作业。但同时也有老师喊冤,“在微信上或者其他网络上布置作业,真的不是老师甩锅给家长,别老这么说,我们图的是方便家长,更有效率。”
银川市实验小学一名语文老师给记者讲述,前几年微信还不流行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家长一遍一遍的打电话,问汉字的笔顺笔画怎么写才算对,有的家长甚至数田字格虚线上的小黑点,让孩子起笔落笔,“九十点接电话是常事,十一二点家长可能不好意思打电话,就发短信询问,作为老师就是答疑解惑的,就只能回信息。”老师说。
但是有了微信的视频功能后,她每天放学后,都会自己先写一遍“家庭作业”,把自己写的作业排成视频,发在微信群里,这样一来,字写多大,格式是什么,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布局是什么,都一目了然,孩子照着老师的示范来写就行。
还有老师认为,就像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一样,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家长没必要过于着急。
D:校长声音:
(6)不能一刀切 把握度才是关键
“不能让家长代劳批改作业是决定正确的,批改作业是老师的职责。”银川一小学校长对记者说,但是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其带来的优势有目共睹的,因此,对于通过微信或者QQ等方式布置作业的看法,这位校长认为不可一刀切,把握好度才是关键。
完全不借助网络布置作业似乎不太现实,首先低年级的学生,虽然现在教育部门要求不能布置书面作业,但是比如老师让学生第二天早晨带3个圆,孩子毕竟还小,可能记不清楚,这就影响第二天的上课,老师在群里布置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要把我好度,需要家校合作,一个班50个孩子,水平层次不齐,有些孩子学习吃力跟不上,甚至每个班都有几名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不尽人意,老师不可能人人都照顾到,或者把每个孩子都教到一个水平线上,这时,老师借助微信发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微课,方便学生复习、查漏补缺。
第三,要分学科,像英语课其实有必要鼓励老师在微信QQ上布置作业,英语学习重在听和读,学生在家读了没读,读的标准吗,这些老师都不好监督,而家长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指导有难度。老师让学生在微信群里阅读打卡,其实是在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此外,另一位小学校长认为,不可小看一些网络平台,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在上面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平台上有大数据分析,能准确的分析出每个学生哪些知识点薄弱,甚至一段时间内一个班级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分析有的放矢的去查漏补缺,效果事半功倍。
不过,她提醒,如果老师只是单纯的利用网络平台来代劳批改作业,来减轻自己的负担,而不去看数据分析的结果,则是不可取的。另外,即便是为了孩子更好地学习,也要注意时间和频次,给学生布置三五分钟就能完成的作业,保护学生的视力,防止学生手机成瘾。
记者 李姝
本文来自作者[雨巷少年飞羽]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yxjl/202504-285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雨巷少年飞羽”!
希望本篇文章《睡笔顺经验大玩家十三水开挂有挂吗(详细开挂教程)(教育部喊话 教师不能在微信QQ上布置作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近日,教育部将禁止教师通过微信、QQ布置作业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多位家长、老师和校长,发现家长们看法不一,有人表示此规定真是大快人心,终于要远离手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