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已经大量上市一段时间啦
比起过年期间
年后的草莓价格便宜了不少
坊友们是不是已经安排上了
但在社交媒体上
却有网友说
吃了草莓后上吐下泻还发烧
"放倒家里一老一小"
"草莓以后能不吃就不吃了"
……
据上海辟谣平台报道
👇👇👇
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善意提醒",说有一种病叫"草莓瘟",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
还有的说"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草莓带有诺如病毒""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建议大家近期不要吃草莓。
图源 视觉中国 示意图
经核查
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
严重误导他人
吃草莓感染诺如病毒?真相是什么?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草莓团队负责人连红莉指出,在种植草莓过程中,只有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主要是为了将草莓苗可能携带的病菌等杀死,重在预防,而且相关农药不会对食用安全造成影响。
而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不会使用农药,因为使用农药得不偿失。草莓开花后,果农通常使用蜜蜂授粉,如果打农药,会造成蜜蜂死亡,影响授粉和结果。所以,在草莓整个生长期,果农主要采用绿色防控,而不是打农药。
此外,上海农业农村部门对草莓绿色防控有严格的抽查抽检制度,能保证草莓安全。
那为什么有网友觉得
"一吃草莓就生病"呢?
主要因为草莓在采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可能被污染。此外,一些非地产的草莓如果储存不当,也有微量细菌繁殖的风险。鉴于这些不可控因素,建议清洗草莓后再食用。
其实,包括草莓在内的大部分水果,都不适合不经清洗就直接吃。这不是说这些水果本身含有病毒或细菌,而是因为它们在到达消费者餐桌前,需经过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可能遇到微生物污染。
其实,清洗草莓并不复杂:无须摘掉草莓蒂,用自来水冲洗后,再用清水、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再冲洗一下就能放心吃。
还有,食用者本身的卫生习惯也可能影响健康。以诺如病毒为例,虽然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但并非部分网民望文生义后猜测"草莓使用粪肥,所以有诺如病毒",很多草莓种植基地不适用粪肥;食用者感染诺如病毒,很可能是在吃草莓前就接触过污染物,没清洁双手就吃了草莓,导致"病从口入"。
此外,不宜过量食用草莓。草莓含有一定的膳食纤维,表面的细籽也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会刺激肠道蠕动,所以草莓有一定的通便作用。但对幼儿、老人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腹泻。
所以,如果消费者出现
"吃了草莓后生病"的情况
不能一味将问题归咎在草莓上
警惕!诺如病毒仍在高发期
值得一提的是
“草莓瘟”是无稽之谈
但近期确实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不少上海网友都说自己“中招”了
↓↓↓
据了解
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
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
感染者会出现
恶心、呕吐、发热、
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2月22日,艺人张峻豪发文称,自己因为感染诺如病毒昏迷了一阵子。(戳下图回看此前报道↓)
上个月,广东深圳市疾控中心调高了深圳市诺如病毒感染的风险等级。(戳下图回看此前报道↓)
上海疾控
3月发布了防病提示
其中也特别提到了诺如病毒
春季是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导致聚集性疫情。
据介绍,诺如病毒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但是传染性极高。它能轻易让一个学校、一个公司甚至一艘游轮的人群集体中招,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诺如病毒被称为"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最难防控的病毒之一"堪称病毒界的"魔童"。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粪口传播,常见方式包括接触污染物以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然而,气溶胶传播方式却常被忽略,这些气溶胶主要在感染者剧烈呕吐或水冲马桶粪便时产生。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远离呕吐物和污染物,接触到吐泻物或疑似污染物后,立即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20秒,并用流水冲洗。
预防不可马虎
哪些人容易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
再来一起来了解下吧~
↓↓↓
坊友们有人中招过吗?
快转发给身边人!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新闻坊综合上观新闻、上海疾控、此前报道、网友评论
编辑:盛莉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新荣]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yxjl/202504-2522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邻家新荣”!
希望本篇文章《中央批评了上海精准防控(上海正大量上市有人却说携带病毒一老一小被放倒专家回应上海疾控提醒↗)》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