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化方面: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学术成果丰富,如南京大学机器学习论文被引量超 10 万次,但技术转化率仅 28%,远低于杭州的 45%,大量学术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的有效机制和完整产业链支撑。
产业偏好方面:南京聚焦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等 To B/To G 领域,依赖政府和大企业订单,在面向市场的新兴产业领域开拓不足,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创新的积极性相对较弱。
资本支持方面:南京的私募基金 70% 投向智能制造等成熟赛道,早期 AI 项目等新兴产业项目难获亿元级 “天使赌注”,资本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
政策环境方面:虽然有 “宁满意” 工程简化审批,但存在 “政策时滞” 问题,企业反映技术路线不符三年前指南即无法获补,政策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文化氛围方面:南京的官员更关注 “流程合规” 而非 “突破边界”,文化惯性使得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对新兴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包容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本文来自作者[烟浩毅]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yxjl/202504-1565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烟浩毅”!
希望本篇文章《南京6地升为中风险(南京为什么没有诞生6小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产业转化方面: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学术成果丰富,如南京大学机器学习论文被引量超 10 万次,但技术转化率仅 28%,远低于杭州的 45%,大量学术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缺乏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