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文件,四川省农村宅基地范围及面积标准实行“区域分类+人口计算”双轨制管理模式,具体规定如下:
一、面积标准
1. 区域分类管理
成都平原地区(成都、德阳、绵阳等):
户均宅基地面积不超过 120平方米,住房用地标准为 30平方米/人,总面积(含附属设施、庭院)不超过 70平方米/人 。
川中丘陵地区(南充、遂宁、资阳等):
户均面积不超过 150平方米,住房用地标准为 40平方米/人,总用地面积不超过 70平方米/人 。
川西高原及少数民族地区(阿坝、甘孜、凉山等):
户均面积不超过 180平方米,住房用地标准为 50平方米/人,总用地面积不超过 70平方米/人 。
2. 人口计算规则
3人以下户:按3人计算;
4人户:按4人计算;
5人及以上户:按5人计算 。
示例:成都平原4人户的住房用地为 4人×30㎡=120㎡,总用地不超过4人×70㎡=280㎡。
3. 特殊情形放宽
少数民族家庭:川西三州(阿坝、甘孜、凉山)每户可增加 30平方米 ;
地震灾后重建户:最高可申请 200平方米;
占用耕地建房:需缴纳复垦费(成都平原100元/㎡,其他地区80元/㎡) 。
二、宅基地范围界定
用地类型限制:
优先使用村内空闲地、未利用地,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 。
地形差异调整:
山区、丘陵地区允许通过“坡地建房”方式调整基底面积,但需确保地质灾害安全评估通过 。
三、审批与建设规范
1. 审批条件
优先群体:无房户、危房户(C/D级鉴定)、地震灾后重建家庭、少数民族特困户、退役军人及烈属家庭 ;
严禁情形:城镇居民违规购地建房、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建房 。
2. 规划要求
建筑限高:
平原地区≤3层(檐高≤11米),坡屋顶坡度25°-35%;
山区≤4层(檐高≤14米),禁用全玻璃幕墙 ;
风貌管控:
成都平原须保留“青瓦白墙、林田环绕”传统格局;
阿坝羌族聚居区推广碉楼元素改造(奖补3万元/户);
凉山彝族聚居区允许土掌房形制,层高可放宽至5层 。
四、地方差异与试点政策
成都市细化标准:
龙泉驿区:山区总用地面积≤50㎡/人,平原≤30㎡/人 ;
新都区:房屋高度≤12米,国道退距≥20米,高速公路退距≥30米 ;
简阳市:住房用地≤40㎡/人,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 。
改革试点:
成都“共享农房”模式:闲置宅基地改造为共享民宿,农户年分红3-8万元 ;
凉山文旅融合:昭觉县“悬崖村”土掌房改造为研学基地,户均年增收5万元 。
五、审批流程
线上申报(2个工作日):
通过“天府通办”APP提交户口簿、旧宅证明、四邻电子签名同意书、设计图;
系统自动比对“一户一宅”数据库 。
乡镇审批(8个工作日):
无人机三维建模核查地块属性,AI识别是否压占生态红线;
核发带熊猫水印的电子《宅基地批准书 》,同步推送“建房码” 。
六、政策动态与趋势
产权创新:试点“宅基地使用权跨县流转”,探索成渝“宅改示范区” ;
生态补偿:宅基地复垦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体系,每亩年补2000元 ;
文化保护:设立10亿元“川西林盘保护基金”,传统院落修复奖补8万元/户 。
建议:具体执行标准可能因区县调整,建议通过“天府通办”APP或属地农业农村局查询细则。若涉及特殊地形或民族政策,需提前准备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或民族身份证明 。
本文来自作者[千松]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txbk/202505-3099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千松”!
希望本篇文章《成都多地调整为中高风险区(四川省农村宅基地范围及面积标准最新规定2025)》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文件,四川省农村宅基地范围及面积标准实行“区域分类+人口计算”双轨制管理模式,具体规定如下: 一、面积标准1. 区域分类管理成都平原地区(成都、德阳、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