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加料|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思路·发现篇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是通过在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添加或移除特定基团,从而调节蛋白活性、定位、表达以及与其翻译后修饰他细胞分子相互作用翻译后修饰的一种调控方式。这一领域研究发现,许多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不仅与蛋白质的丰度有关,更关键的是被翻译后修饰调控。
若发现蛋白质的半衰期显著缩短,则提示泛素化途径在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上述研究中,ACSS3被发现通过促进蛋白酶体途径介导的泛素化与降解,调控了PLIN3蛋白的稳定性。
实验表明,USP22剂量依赖地促进NLRP3蛋白的降解,使用放线菌酮(CHX)处理验证了USP22缩短了内源性NLRP3蛋白的半衰期。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和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实验,发现USP22可能通过溶酶体依赖的方式促进NLRP3蛋白的降解。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包括蛋白质的共价添加、亚基的蛋白水解切割和整个蛋白质的降解。这些修饰对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至关重要。本文聚焦于泛素化,一种动态翻译后修饰,其涉及真核生物学的几乎所有方面。泛素化过程包括活化、结合和连接三个步骤,分别由EE2s和E3s酶执行。
年9月,北京大学张宏权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一种新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异烟酰化修饰(Isonicotinylation)。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范围,而且为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的副作用和致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乙酰化修饰主要分为蛋白N端的乙酰化修饰和蛋白赖氨酸上的乙酰化修饰。赖氨酸乙酰化是通过KAT(赖氨酸乙酰化酶)将乙酰基从乙酰辅酶A转移到赖氨酸的ε-氨基侧链而产生的。该过程是动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并且是可逆的,在调控蛋白质功能、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张宏权团队发现新型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异烟酰化修饰
1、年9月,北京大学张宏权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一种新的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异烟酰化修饰(Isonicotinylation)。这一发现不仅扩展了组蛋白翻译后修饰的范围,而且为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的副作用和致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后修饰(PTM)检测技术介绍
1、在进行PTM检测时,必须考虑限制和挑战,包括蛋白质的丰度、方法的灵敏度、抗体的特异性以及生物系统的复杂性。使用多种技术结合分析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提供更深入的见解。
2、免疫荧光技术是研究组织或细胞中PTM谱全局变化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识别药物治疗或遗传敲除的全局和空间变化。这种方法可以识别对药物治疗的全局和空间变化,但无法识别目标特异性PTM修饰。综上所述,选择适当的PTM检测方法需基于具体需求、目标蛋白的特性以及实验条件。
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是进行蛋白质修饰鉴定的首选技术,可以同时实现修饰类型、修饰位点的鉴定以及修饰的相对定量。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鉴定原理是,发生PTM的蛋白质在分子质量上会发生相应的增加,通过检测具体增加的分子质量,可以确定修饰的类型。
4、其中,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更是赋予蛋白质多样化的性能,影响着它们的活性、定位和相互作用,从而在细胞舞台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Western blotting 技术是用于检测和分析不同样品中蛋白质丰度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激酶的信号传导过程。在这一技术中,通过电泳仪将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用于细胞提取物的蛋白质分离。在电场的作用下,蛋白质按照其在凝胶中的分子量大小被分离为不同的条带。
带你了解关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简单介绍
1、翻译后修饰(PTM)是指在蛋白质翻译后,通过在氨基酸残基上添加或移除特定基团进行的化学修饰,以此调节蛋白质活性、定位、折叠以及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2、翻译后修饰(PTMs)技术揭示了蛋白质组的复杂性,如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泛素化等。这些PTMs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快速变化,对信号转导、蛋白稳定、蛋白识别与相互作用、空间定位等起着关键作用。识别目标蛋白的PTM调节机制对基础生物学和疾病研究至关重要。
3、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如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泛素化等,揭示了蛋白质组的复杂性,这些修饰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快速变化。识别每个目标蛋白(POI)的调节PTM机制至关重要。PTMs在信号转导、蛋白稳定和转换、蛋白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是蛋白表达的关键环节,其中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与肿瘤、衰老、细菌感染、肾病等疾病相关,并参与DNA损伤修复、蛋白折叠、线粒体功能、代谢、耐药等生物过程。乙酰化修饰主要分为蛋白N端的乙酰化修饰和蛋白赖氨酸上的乙酰化修饰。
5、翻译后修饰(PTMs)通过功能基团的共价添加、亚基的蛋白水解切割或整个蛋白质的降解,增加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多样性。这些修饰对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至关重要,理解PTMs有助于揭示病因学过程下的细胞功能。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析详解
1、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加工过程的一部分,涉及在翻译或翻译后阶段通过共价结合化学基团或小分子量蛋白质来改变蛋白质性质。此过程通过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在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鉴定中,蛋白首先被酶切成肽段,然后进行质谱分析,得到一系列肽段的分子质量信息。
2、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析是通过质谱技术对蛋白质在翻译或翻译后阶段发生的化学基团或小分子量蛋白质共价结合进行分析的过程。以下是详解: 定义与目的 定义: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的一部分,通过共价结合化学基团或小分子量蛋白质来改变蛋白质性质。
3、翻译后修饰(PTMs)通过功能基团的共价添加、亚基的蛋白水解切割或整个蛋白质的降解,增加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多样性。这些修饰对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至关重要,理解PTMs有助于揭示病因学过程下的细胞功能。
4、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类型超过400种,如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泛素化等。近年来,新型酰化修饰如琥珀酰化、巴豆酰化、2-羟基异丁酰化和乳酸化等被发现,这些修饰在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上与传统乙酰化有显著差异,成为研究热点。
5、在细胞生物学的精密调控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各种化学方式赋予蛋白质无穷的生物学功能多样性,如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甲基化、乙酰化和脂质化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概述
翻译后修饰(PTMs)通过功能基团的共价添加、亚基的蛋白水解切割或整个蛋白质的降解,增加了蛋白质组的功能多样性。这些修饰对细胞生物学和疾病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至关重要,理解PTMs有助于揭示病因学过程下的细胞功能。
在细胞生物学的精密调控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通过各种化学方式赋予蛋白质无穷的生物学功能多样性,如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甲基化、乙酰化和脂质化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蛋白质PTM,即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一种在蛋白质合成后对其进行结构变化的过程。已鉴定出多种酶促PTM类型,如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泛素化和SUMO化,每种类型都由特定酶或途径催化,表现出独特功能作用。已知200多种PTM产生大量蛋白形式,影响蛋白质特性和行为,如活性、稳定性和定位。
蛋白质PTM,全称为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指的是蛋白质合成后引入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由特定酶或途径催化,涉及多种化学基团如磷酸化、乙酰化、聚糖、多肽等的添加。每种PTM对靶蛋白产生独特功能作用,如影响活性、稳定性和定位。PTM种类繁多,已知有200多种。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如磷酸化、乙酰化、sumo化、泛素化等,揭示了蛋白质组的复杂性,这些修饰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促进细胞快速变化。识别每个目标蛋白(POI)的调节PTM机制至关重要。PTMs在信号转导、蛋白稳定和转换、蛋白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空间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尔琴]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txbk/202504-2430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尔琴”!
希望本篇文章《翻译后修饰翻译后修饰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科研加料|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思路·发现篇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是通过在蛋白质氨基酸残基上添加或移除特定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