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5日发布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年9月15日
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政策解读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猴痘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应对处置,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防控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干预和规范治疗,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此前中疾控通报:
8月新增501例猴痘病例!98.9%为男性,5例女性
中疾控今日发布2023年8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8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50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95例、浙江77例、北京54例、四川54例、上海32例、江苏29例、广西21例、天津13例、湖南13例、河南13例、重庆12例、安徽12例、云南11例、湖北11例、山东10例、陕西7例、河北7例、福建7例、黑龙江6例、吉林5例、山西4例、内蒙古3例、辽宁2例、贵州2例、江西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98.9%病例为男性,92.5%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
二是病例中有5例女性,发病前21天内均有异性性接触史,通过异性性接触感染可能性大,异性伴侣中3例为猴痘感染者、1例近期有出疹史、1例无猴痘相关症状。
三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1人发生感染。
四是93.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5.3%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体检等发现。
五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猴痘这一去年被人所熟悉的传染病为何病例数量快速增加?市民该如何看待?
“天花近亲”走出非洲发生多处遗传变异
什么是猴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既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也可以人际传播。早在1958年,猴痘病毒就在非洲食蟹猴群中暴发脓疱疹时发现。猴痘与痘病毒的牛痘-天花亚组密切相关,有包膜,也是双链DNA病毒。
猴痘第一次被世人所熟知是2022年5月,彼时这一病毒发生在从未流行的英国,并于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四千余例确诊病例。专家表示,猴痘是天花的“近亲”,相比之前在非洲流行的猴痘病毒,去年暴发的猴痘病毒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有所不同。
猴痘感染者以往较为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皮疹。全身症状以发烧、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痛和剧烈虚弱为特征;而皮疹的形态非常具有特征性,皮疹的形态从斑疹依次发展为丘疹、水疱、脓疱和干燥脱落的结痂,严重情况下会合并病变,直到大部分皮肤脱落。而此次暴发猴痘疫情的患者表现出的临床表现往往全身症状并不明显,多数只有一过性的发热,甚至部分患者没有发热,而皮疹则以局部多见,包括口腔、手部、生殖器、肛周和会阴部等部位,全身散发的皮疹较为少见。
感染者大多是“MSM”人群其他人群风险低
尽管我国猴痘病例近来明显上升,但感染人群相对固定,王新宇说,至今确诊的感染者95%以上是男男性行为者(MSM),猴痘合并HIV病毒感染者占总数一半左右。究其感染原因,可能与性行为方式、性伴侣不固定等有关。
面对猴痘感染,一般人群没有必要过于恐慌焦虑。专家说,目前看来一般人群感染风险极低。此前国外有报道猴痘致死病例,在我国也几乎没有出现,至今临床发现的感染者大多症状较轻,以发热、淋巴结肿大、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症状通常持续不超过一周,皮损彻底痊愈约为一个月,几乎没有致命风险。
根据全球的数据显示,此次猴痘疫情感染者的致死率在千分之一左右,死亡风险发生在合并艾滋病毒感染者,远低于原先在非洲暴发的人感染猴痘疫情。王新宇说,尽管致死率不高,但感染人群比较特殊,可能确诊1例猴痘病例的背后还隐藏着2例、3例或更多,因此实际感染人群或许比我们观察到的数量要多。
感染后有抗体“峰值”过后将可跌落
值得欣慰的是,猴痘病毒是可以消除的,一旦感染者痊愈,就不会是传染源,且感染者自身会有抗体。王新宇表示,这一点与很难被彻底清除的HIV病毒有极大不同。基于这样的特点,国外猴痘感染者人数自去年春天攀升,直至夏天呈现高峰,此后一路“下行”至低水平。
记者翻阅发现:去年7月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5月,随着全球猴痘感染者人数下降,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针对猴痘目前临床没有特效药,可能应用天花的疫苗会有一定预防作用,但由于病毒传播的有限性,广泛人群中接种疫苗没有必要。专家建议感染者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专家最后预测:今夏我国猴痘感染者明显增加,参考国外经验,过了这一峰值后,随着感染者抗体形成,后续病例数量也将逐渐回落。
来源|东方网、国家卫健委、中疾控网站等
编辑丨王秋童本文来自作者[昝奕同]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ttxw/202504-95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昝奕同”!
希望本篇文章《上海新增本土确诊41例无症状128例(最新官宣此病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8月新增501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5日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特此公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