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厘米的人行道竟能通过市政验收?当城市管理的底线被压缩成"猫行道",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设计究竟是为便民还是"逼民"?
2023年初,徐汇区龙南五村居民首次集体投诉黄石路人行道问题。这条修建于1990年代的道路,因当年规划局限,西侧人行道最窄处仅10厘米——相当于一部手机的宽度。
而矛盾的爆发点在于:东侧人行道宽达1.5米,形成荒诞对比。附近龙苑中学家长反映,每逢上下学高峰期,学生与接送车辆挤占机动车道,已发生多起擦碰事故。更令人费解的是,2021年道路翻修时,相关部门仅重铺路面,未对畸形人行道进行改造。
2024年3月,有记者实地测量发现,这段"纸片人行道"紧贴小区围墙而建,围墙属于1995年建成的龙南五村。68岁的居民王阿婆回忆:"当年小区交付时,外面还是农田,谁想到现在车流这么密。"
她的孙子在龙苑中学就读,每天不得不推着自行车在机动车道逆行300米。街道办承认,该围墙未侵占道路红线,但2018年《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明确要求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得小于1.2米。矛盾的核心在于:改造需拆除小区围墙,涉及200余户居民的公摊面积调整。
网友"城市观察者"晒出虹口区同类案例:2019年相关部门通过协调退让围墙30厘米,为何徐汇区难以复制?
抖音博主实测发现,静安区某路段将电线杆移入绿化带,拓宽人行道15厘米,获3万点赞。
反对意见认为:历史遗留问题不应苛责当下,有居民担心围墙后退会影响小区停车位。
与黄石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浦东新区2022年改造的张杨路。通过压缩绿化带0.5米,增设护栏分隔非机动车道,使原80厘米人行道达到标准宽度。这种"微更新"模式成本不足10万元,却彻底解决安全隐患。
2024年4月,徐汇区建交委联合街道启动"人行道无障碍化"工程。采用"围墙镂空+悬挑设计"方案,在不减少小区用地前提下,将人行道拓宽至0.8米,5月底竣工。同步加装防撞柱,禁止机动车道违停。
该事件推动上海开展"人行道体检"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5月已整改137处隐患点。但暴露的深层问题更值得警惕:城市更新中,如何平衡历史遗留与现行标准?
当10厘米的荒诞现实被修正后,那些尚未曝光的"隐形危险通道"还有多少?城市精细化治理,是否该建立更前置的预防机制而非事后补救?这或许比单纯拓宽一条人行道更值得深思。
本文来自作者[聊莉霞]投稿,不代表发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stcode.vip/rcfx/202504-1684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发展号的签约作者“聊莉霞”!
希望本篇文章《上海一街道被列为中风险地区(上海现最窄人行道宽度仅有10厘米)》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发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10厘米的人行道竟能通过市政验收?当城市管理的底线被压缩成"猫行道",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设计究竟是为便民还是"逼民"?...